合肥成功晋级世界二线城市!NO.1|壹领跑万亿城市,合肥成功晋级近日,世界知名评级机构GaWC发布《世界城市名册2024》,为全球城市进行评级。根据在全球网络中的位置和能级,GaWC将世界城市分为Alpha(一线)、Beta(二线)、Gamma(三线)、Sufficiency(自给型)四大层级。这一榜单迄今已有 20 多年历史,每隔 2 年左右发布一次,已发布 10 多次榜单,经受住时间考验,可作为城市全球影响力的重要参考指标。在 2024 年榜单中,全球 300 多座城市入围,中国共有 40 多座城市跻身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台北 6 座中国城市位列 Alpha 级,其中合肥完成从 Gamma 级向 Beta 级的跨越,顺利跻身世界二线城市。图源:合肥楼市航拍图刚刚公布的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合肥GDP达到 9697.1亿元,同比增长5.4%,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更达到15.2%,高出全国9.4个百分点,领跑万亿城市。同样亮眼的,是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的强劲增长。截至10月21日,全市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0万辆,同比增长74%。数据显示,在目前已经公布数据的25座万亿城市中,17座城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其中合肥以15.2%的增速全面领跑。图源:合肥楼市航拍图NO.2|贰从省会经济圈到领跑长三角从省会经济圈到合肥都市圈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向中西部延伸的重要枢纽和门户地区,合肥都市圈在省内乃至国家层面一直颇受关注。从当初的省会经济圈到今日的合肥都市圈,崛起的合肥都市圈走过了不断壮大的历程。首先,按年份来给各位简单整理一下:2006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在省第八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合肥要“提高经济首位度,形成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力的省会经济圈”,进一步适应城市化发展和区域竞争新特点,构建跨越发展新平台,打造区域竞争新高地。2007年,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进一步确定了“规划建设以合肥为中心,以六安、巢湖为两翼”的省会经济圈。2008 年,省政府颁布《安徽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2007—2015 年)》,“省会经济圈” 更名为 “合肥经济圈”,并纳入淮南市和桐城市。同年9月,合肥经济圈建设领导小组成立。2011年,因巢湖市行政区划调整和定远县加入,合肥经济圈的范围发生了变化,包括合肥市、淮南市、六安市、桐城市和定远县,总面积3.6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836万人,分别占全省26.2%和26.7%。2013年,合肥经济圈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决定,同意滁州市整体加入合肥经济圈。2016 年,推动合肥经济圈向合肥都市圈战略升级,正式加入长三角城市群,扩容后的合肥都市圈包括合肥、淮南、六安、滁州、芜湖、马鞍山和桐城市。总面积5.6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809.3万人。2019年,蚌埠市加入合肥都市圈。国家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其中提到加快合肥都市圈建设,强化与南京都市圈的协同发展。长三角城市群区位图2023年12月,《合肥都市圈发展规划》上报国家发改委,范围包括合肥市全域、淮南市的寿县、滁州市的定远县、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马鞍山市的含山县、芜湖市的无为市、安庆市的桐城市,总面积约2.49万平方公里。2024年4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中提到,构建“两圈两带两区”的多中心网络化开放式集约型城镇空间格局。合肥都市圈以合肥为中心,由联系紧密的周边县(市、区)共同组成。推动与长三角地区、中部地区其他都市圈高效联动,建成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化现代都市圈。安徽省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图NO.3|叁合肥凭什么能晋级世界二线?近年来,合肥凭借“风投之城”一路高歌猛进,GDP突破万亿元,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也显著提升,以其为核心城市的都市圈也成为安徽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但与此同时,南京都市圈与合肥都市圈部分重叠,均吸纳了芜湖、滁州、马鞍山等有实力的安徽城市。在经济发达、万亿城市集中的长三角,合肥都市圈该如何突围?明确的城市定位,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合肥的迅速发展,首先得益于其明确的城市定位和坚定的城市发展战略。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国家创新试点城市、“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新一线城市、“万亿”城市。一个个标签证实了合肥不断提升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以合肥为圆心,半径500KM的范围,覆盖中国东中部地区最发达的7省1市、5亿人口,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占全国50%的生产总值和40%的消费市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城市之一合肥是中国发展最快城市之一,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7万亿,连续七年跨越千亿台阶,增速并列全国6个万亿城市第六位。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024年前三季度,合肥GDP达到 9697.1亿元,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9.4个百分点,领跑万亿城市。人口增速全国第一2023年末,合肥常住人口达到985.3万,较2022年增加21.9万人,位居全国各城市首位。合肥也由此成为最接近千万级人口的城市。值得注意的是,合肥的人口增量中,除1.8万是自然增长外,其余20.1万均为流入人口。从主要城市目前已经公布的数据来看,杭州新增14.6万人、南京新增5.59万人、苏州新增4.74万人…合肥是目前唯一增长超20万的万亿城市,事实上是延续了过往的人口增长态势。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在交通方面,合肥是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近年来,合肥市加快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推进地铁、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网络的建设和完善。此外,新桥国际机场的建成和运营,使合肥市成为了国内重要的航空枢纽之一。这些交通设施的建设和升级,极大地提升了合肥市的交通可达性和便捷性,增强了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芯屏汽合,急终生智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为主要载体,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重大龙头项目为牵引,促进科创成果转化,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重点打造“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现象级产业地标。NO.4|肆结语二胖、霸都、赌城......一个个来自民间的命名游戏,让合肥这座城市变得生动立体。不管是出自于调侃还是戏谑,这些都最后都被合肥愉快地“笑纳”了,反而变成城市前进的动力。“二胖”源于先天,“霸都”可以说是精气神,“赌城”就是实打实的拼搏了。从昔日“低调的省会”,到如今跃升为世界二线城市,合肥这座城市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建设气势恢宏,“大刀阔斧”地推进,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从环城、滨湖到环湖,市域面积达到1.14万平方公里。人口上千万,操着各地口音的人往来其中,合肥已经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特大城市。期待合肥未来更好地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